第四章 侠中之侠_诸天:剑出华山
笔趣阁 > 诸天:剑出华山 > 第四章 侠中之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章 侠中之侠

  鱼乐杀得一队骑兵,而他带来的马队直奔城门,眼看便要接近,又是一队骑兵横插阻拦。

  鱼乐拨马回转,直冲过去。

  他护送的人,自然要完好无损的送进襄阳才是。

  但在蒙军看来,十万大军在侧,鱼乐带人抢关,简直是挑衅。

  若是让他成功,必定大伤士气,已是下了决心誓杀这支马队。

  双方急急催马,奈何蒙军更近,只凭马力,鱼乐却是难以阻截。

  正自焦急,不曾想,城门口的武林豪杰也看到了冲关而来的马队。

  马上之人,既无兵刃,还拖家带口,妇孺皆全,自不会是蒙军的细作。

  那神威凛凛的汉子冲破面前的军阵,一路掌影翻飞,杀开一条血路,前去接应马队。

  手持棍棒的丐帮好汉,紧随他身后,以作策应。

  奈何双腿快不过马蹄,更何况一路都有蒙兵挡道,也是救之不及。

  眼见即刻便有弯刀临头,马背上的百姓已然闭目待死。

  鱼乐距离马队尚有五六十步,而截杀的骑兵最多十步之遥,那是万万赶不上了。

  心下一横,想来已然通了力窍,未必不能做出超凡之举。

  使了个千斤坠,压得胯下战马哀鸣一声,就要侧倒。

  鱼乐右足踏地,好似生根。

  沉喝一声,一手缰绳、一手马鞍,力窍大开,怪力翻涌,整个人以右腿为轴,腰间发力,自转一圈,竟将这战马丢了出去。

  这惊人一幕,震慑蒙军心神,城头的宋军守将震天叫好。

  轰然巨响之中,惊马嘶鸣着砸中骑兵后队。

  一马横砸三马,四马三人腾空而起,又重重落地,骨肉相嵌、挤成一团,鲜血乱溅、肉泥翻飞,惨烈无比。

  惊天一击,全场静默,呆滞了几个呼吸,无人敢发出一点声音,只怕那杀神找上了自己。

  鱼乐飞奔而上,金雁横空斜前飞射,凌空踏行,剑光闪烁,杀尽了截杀的蒙兵。

  这时候,马队已行至大宋武林豪杰的身后,从半开的城门,鱼贯而入。

  鱼乐总算是成功庇护了这几十个百姓。

  人体潜能开发到极致,大概有千斤之力,霸王扛鼎、倒拽二牛,差不多就是这个层次。

  碍于血肉之躯的限制,或许会有个体差异,但是基本上不可能再有跳跃式的进步。

  然后开得‘力窍’又有不同,这却并非肉身气力,而是灵体之力,可以从‘千斤’的层次,拔升至‘万斤’。

  通了‘九窍’,法相大成,十万斤也不是神话。

  若是法相独具特色,更大的力道也能施展,比如牛魔相,猿魔相,手持万斤也只如捻跟灯草。

  气力气力,人体运劲,不管气血还是真气,总要吸足一口长气,鼓胀气海,才得施展。

  就像那些举重选手,大力士等等,都要以腰带扎紧腹部,就是为了憋住气,免得用力过度,岔了气。

  丹田气海是肉身之上的穴道,连接灵体之窍,便是‘力窍’,力窍有成,便能打破血肉之躯的物理限制,平添巨力。

  鱼乐也是尚未将力窍练得大成,否则,不必借助奔行的贯性,原地抛飞战马也只作等闲。

  古瑜伽有一门功夫,练成可得‘掷象之力’,也有这般玄妙。虽是依三脉七轮而修,但只是过程不同,到底殊途同归而已。

  “好汉子!我来助你!”

  忽有龙吟之声直上云霄,那神威凛凛的中年壮汉,双掌拍出,气劲四溢,带有一股子崩劲和炮劲,一下扫清身周的蒙兵。

  鱼乐正在人群之上飞舞,自主研发的改版金雁功全力施展,时而在人头肩膀之上借力,便在空中滞留,徘徊不下。

  《玉女剑十九式》挥洒开来,繁复的招式真如天人妙舞,以他如今的修为,任何虚招也便成了实招,削砍劈刺,无往不利。

  再加上手中的青光宝剑本就锋锐凌厉,杀人只作切豆腐一般,可说是毫不费力。

  听得那壮汉的吼声,鱼乐当然认出他就是郭靖郭巨侠。

  此人为国为民、不惜身死,又待人至诚、私德不亏,乃是侠中之侠,可谓巨侠。

  能得他一句夸赞,鱼乐也自欣喜,当下以长啸回应,啸声之中,战意沸腾。

  文人以诗歌应和,武人自当以战意回应。

  郭靖感受到鱼乐胸中豪情,当下明了他之心意,不再犹豫,果断吩咐鲁有脚带人回撤,紧闭城门,不用等他。

  他带着丐帮驻守襄阳也不是一朝一夕,早已养成了默契,众人心知他武艺高强,只待城头抛下一根绳索,自能返回,是以也不担心,都是听令撤退。

  郭靖深知战阵之道,在狠准、在腾挪、在持久,基本都以普通拳脚应敌,保持真气体力充足,只是在陷入重围之时,才施出《降龙十八掌》,暴力打开缺口。

  一路血战,一刻钟的功夫,他已来到鱼乐左近。

  鱼乐感应气机,当下以‘萧史乘龙’前冲,接‘玉女飞梭’,再接‘古柏森森’,人随剑走,漫空游荡一圈,剑影重重,呼吸间扫荡群敌。

  等他站到郭靖身前,两人周围尽是倒下的尸体,没有一个站着的蒙兵。

  “小道长好俊的功夫!看你的家数,可是全真门下?”

  鱼乐一身道袍,虽是明朝式样,但也能看出是道士打扮,是以郭靖称他为‘小道长’。

  他深耕《混元功》起家,早就发现华山派走儒学的路数实在是偏颇,难以发挥自身武学所长。

  他当然不会学岳不群的歪路,自然要以道为本,兼顾儒、释。

  包括现在的‘三关九窍’的修行,也是道门内丹术的精要。

  再一个,全真教主张三教圆融,门下之人以儒、释、道的身份入世,都是正理。

  不过,鱼乐的功夫,放在全真正宗的面前,也确实有些偏差,更何况在这个时代也没有正式的身份,是以,也无法以全真门下自居。

  “见过郭大侠,在下的师承确与全真教有些渊源,但却非全真门人。”

  鱼乐知道他这样问,并非只是寻常的盘家数、论交情。

  而是郭靖见他施展凌空虚渡的剑法,有着金雁功的影子,想着待会儿两人自城头飞上,不至有误。

  于是,鱼乐继续说道:“在下轻功尚可,郭大侠放心,城门早关确为正理,不可使蒙军有机可趁,咱们便从城头飞上即可。”

  郭靖眼前一亮,只觉此人心思灵动,闻弦音而知雅意,不必再费心解释。

  这股灵性劲儿,他只在三个人身上见过,一个是自家媳妇儿,一个是结义兄弟杨康,一个便是正在城头守候的侄儿杨过。

  鱼乐练至先天,一身潜力开发到极致,心性修为经过‘欲火焚心’的洗练,也算初步圆融,是以气质大变。

  一言一行、举手投足,自有灵机,再不似当年那副忠厚老实的模样。

  可惜,以后想骗人就麻烦了……

  【求个票!】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